<bdo id="4sjy5"></bdo><noframes id="4sjy5"><delect id="4sjy5"></delect><bdo id="4sjy5"><noframes id="4sjy5"><noframes id="4sjy5"><rt id="4sjy5"><rt id="4sjy5"></rt></rt>
當前位置:
山珍海味,四方美食,都抵不過這一碗

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明

從古至今

每一位游子心中都有著一縷

“故鄉的月光”

......

它可能是“游子身上衣”

也可能是“一枚小小的郵票”

在醴陵,便是一碗炒粉

香辣爽口的炒粉,金黃的雞蛋遇上鮮翠欲滴的蔥花,每每想起,忍不住口舌生津,猶有一陣陣香味在鼻間縈繞。每當醴陵人回故鄉,在群里曬美食,那一盤盤香噴噴的炒粉,總能泛起一片片漣漪,勾起無窮的回憶。

炒粉也不僅僅是醴陵人的寄托,外地來旅游的游客和來拼搏的打工人,只要嘗過醴陵炒粉,便都對它戀戀不忘,甚至說,醴陵炒粉,照亮了無數來醴陵年輕人的人生。

十幾年前,綠皮火車穿梭在各個城市,帶走了懷揣著夢想去大城市的年輕人,也帶來了眾多來醴陵追尋夢想的外鄉人。我的母親,便是二十多年前,眾多來醴陵追逐夢想的“年輕人”之一。

那年母親16歲,在與自己心儀的中學失之交臂后,便通過熟人的介紹,懷揣著家里拼湊起來的120塊“創業資金”,來醴陵追尋自己的夢想與生活。

那年綠皮火車晚上的站票便宜,外公便決定陪小小的母親去醴陵。兩人乘坐火車在夜晚離開自己的家鄉,穿越山河,來到了醴陵。幾個小時的路程,早已饑腸轆轆。兩人一出站,就被撲面而來的香味吸引了。

尋味而去,醴陵火車站那一街的夜市,便額外的耀眼,城市已沉沉睡去,小攤生意正紅紅火火。攤上的幾張八仙桌收拾整潔干凈,灶臺邊案板上的竹筐里盛著晶瑩白嫩的濕米粉,還有細長的豆芽、油亮的青菜,及大小罐子裝的各種調料。

燒烤的氣息和飯菜的香味終究還是勾起了兩人的向往,就像久經風霜的旅人看到歇腳的小屋。那時的兩人便看上香辣又飽腹,幾乎桌桌都點的醴陵炒粉,老板很好說話,燒烤街人滿為患,到處都是漂泊的旅人和半夜出來解饞的醴陵人,東南西北拼在一塊,五湖四海聚坐一堂。

“老板,來兩碗炒粉!”

“好嘞!”老板笑著應答,轉身忙開了。肩上搭著毛巾,麻利地洗凈鐵鍋,用鍋鏟在黃色搪瓷盆里挖點豬油,在鍋里旋上一圈,油在鍋中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,敲個雞蛋下去,“嗞”的一聲,瞬間一股煙霧騰空而起,香味霎時隨夜風彌散,撲鼻而來。

待雞蛋成型翻炒成金黃色,隨手從竹筐里抓把綠豆芽和小白菜扔進鍋中,快速翻炒,不時發出“轟”的聲音,滿鍋一片紅光,火舌四溢,張口亂舔,未下過廚的人不敢近前,而老板宛如戰場上坐鎮的將軍,不慌不忙將鍋端起翻炒幾下,火片刻不見了。炒至七成熟時,再抓把米粉入鍋,繼續翻炒,抽空加點醬油上色,最后撒進鹽、味精、干辣椒粉和蔥,攪拌幾下,滿鍋快速翻炒均勻,讓雞蛋與粉相依相偎,味道全浸透到粉中。

母親和外公便在夜市攤上吃了倆碗粉。母親說,那是她吃過最好吃的粉,吃完炒粉,似乎心才真正落地,才真真切切地感覺到,醴陵這座陌生的城市正在對她敞開懷抱,猶如乘機從萬米高空降落機場,有種踏實安穩之感,懸著心有了依靠,漂泊的靈魂有了安放的地方。

后面,母親學會了醴陵話,在醴陵扎了根,醴陵既是我母親和父親相遇的地方,也是她的第二個家。

有人說,所有的鄉愁都是出于饞,其實不然。相比其他可望不可及的牽掛,盤中的食物是最容易寄托思鄉之情的——縱然你離家千里,可你此刻卻嘗到了家鄉的味道。

歲月如梭,白駒過隙,二十多年的變遷,讓醴陵早已變了模樣,但醴陵人心中的“月光”——醴陵炒粉,卻還是最懷念的味道。

THE END

相關新聞

醴陵新聞網 湘ICP備10209315號

主管單位:中共醴陵市委 醴陵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:中共醴陵市委宣傳部 承辦單位:醴陵市廣播電視臺

辦公地址:湖南醴陵市政府辦公樓四樓 聯系電話:0731-23287201 23280499

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无码